【行業深度】洞察2022: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企業競爭層次、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船舶(600150)、振華重工(600320)、亞星錨鏈(601890)、巨力索具(002342)、中集集團(000039)等。
本文核心數據:競爭層次、營收排名、企業競爭力分析
1、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競爭層次
從全球視角看,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可分為四大陣營。處于第一陣營的公司主要在歐美,它們壟斷著海洋工程裝備開發、設計、工程總包及關鍵配套設備供貨;第二陣營是韓國和新加坡,它們在總裝建造領域快速發展,占據領先地位;中國還處于制造中低端產品的第三陣營。
從企業營收規?,2021年超過200億元的主要有中集集團、中國船舶、中海油服等。營收規模在5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的海工企業主要有海油工程、杰瑞股份等。
2、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企業營收排名
從中國海工裝備代表性企業海工裝備制造業營收情況看,2021年營收規模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中國船舶、中集集團和巨力索具,其中中國船舶海工制造相關業務營收超過500億元,營收規模遙遙領先。
注:入選企業均為披露了海洋工程裝備相關業務收入的企業,部分企業包含海工裝備業務單未具體披露數據,故未列入排名中。
3、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區域集中度
從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區域集中度看,環渤海、長三角以及珠三角企業集中度較高。環渤海區域代表性企業包括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杰瑞股份等,長三角區域代表性企業主要包括亞星錨鏈、中國船舶、振華重工等,而珠三角區域代表性企業主要有中信海直、中集集團等。
4、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代表性公司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從海工裝備代表性企業營收占比看,中國船舶、天海防務等企業海工業務占比較高,均超過50%。從業務布局看,中國船舶、中集集團、振華重工等布局了鉆井平臺、生產儲油平臺等具有較高的技術價值的產品,而巨力索具、亞星錨鏈等則專注于核心配套裝備領域。整體來看,中國船舶、中集集團、振華重工在海工裝備制造業的競爭能力較強。
5、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數量雖然較少,但是中高端產品市場仍被歐美、日韓等國占據,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較小,且行業需求近年來增長較為有限,行業現有企業之間具有一定的競爭壓力;由于海工裝備制造行業的技術壁壘等較高,行業進入者威脅較;從上游原材料來看,普通原材料如鋼鐵等供應較為充足,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但是部分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量較少,供應商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由于海工裝備制造業企業數量較少,下游企業在海洋石油等資源挖掘中對于海工裝備的依賴性較強,因此下游購買者議價能力較弱;海工裝備產品的替代性較差,替代皮威脅較低。
運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對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的競爭環境分析中,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原文標題 : 【行業深度】洞察2022: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企業競爭層次、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9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11.30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福祿克光伏&電子制造業爐溫跟蹤系統白皮書下載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奧林巴斯-超聲相控陣&全聚焦檢測技術詳解及應用在線研討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聯想智慧中國行|聯想商用IoT新品發布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四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大會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