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mqf9b"><thead id="mqf9b"></thead></code><code id="mqf9b"></code>

    <code id="mqf9b"></code>

  • <listing id="mqf9b"></listing>
    <listing id="mqf9b"></listing>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海外風向生變!資本市場狂歡將至?

    2023-11-07 10:25
    證券之星
    關注

    周五全球市場普漲,A股也迎來上攻行情,當日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北向資金更是創近一個多月最大單日凈買額,兩天掃貨近百億。種種跡象似乎都在表明資本市場風向正發生改變,而周末積極信號仍在不斷出現。

    01

    美聯儲加息周期有望結束

    美聯儲加息周期有望結束。

    11月3日晚,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5萬人,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18萬人。美國10月失業率升至3.9%,創2022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

    市場一致認為, 美聯儲本輪加息已經接近尾聲,這導致美債收益率大幅殺跌,之前一度突破5%的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快速下行。當日,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跌156基點,跌至4.51%,單日跌幅高達3.4%,創下一個多月新低。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大幅下跌,截至收盤跌幅1.02%,創9月20日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壓力驟減。離岸人民幣隔夜盤中大漲400點,三周來首次漲破7.29。

    在債券收益率走低后,美股已經率先開啟了權益資產上漲的序幕。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高走,截至11月3日收盤,美股全線上漲,道指漲0.66%,標普500指數漲0.94%,納指漲1.38%。有消息指出,隨著投資者越來越希望美聯儲的加息行動已經結束,股市單周有望大幅上漲。

    事實上,在美聯儲11月1日暫停加息后,管理規模為2.3萬億美元資產的資管巨頭Capital Group認為,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暗示其激進的緊縮周期結束,這為投資者創造了買入全球股票的機會。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預計在市場對增長前景和政策利率見頂重新定價后,未來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將逐步回落。美國經濟或能實現軟著陸,對美股保持中性看法,但更多的機會或出現在有能力保持利潤率的優質公司。

    對于A股與港股而言,對于這一數據同樣喜聞樂見。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的預期對于A股、港股兩地市場有顯著的利好。這意味著美元這一強勢"貨幣水龍頭"不再擰緊。

    美聯儲加息結束,甚至未來降息開始,美債收益率無法保持高位,美元指數不再持續強勢,一方面,資金或將重新回到權益市場尋找機會;另一方面,美元回流美國的趨勢也將得到遏制,而中國作為新興市場的代表,A股、港股的投資價值有望被重估。

    事實上,北向資金已開始出現加速回流跡象。11月3日全天凈買入71.08億元,為近1個半月以來最大單日凈買額,同時,北向資金已連續2日加倉,合計增持規模達97.9億元。

    02

    “中美緩和小周期”啟動在即?

    除了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中美兩國關系的變化同樣受到市場重視,

    中美關系回暖信號頻現。據媒體報道,中美雙方周五在北京舉行首輪海洋事務磋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周中記者會上表示,中美雙方都同意朝著實現舊金山元首會晤共同努力,中美將于下周在華盛頓舉行司級軍控和防擴散磋商,將就國際軍控條約履約防擴散等廣泛議題進行對話交流。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方正證券曹柳龍在10月31日的研報中表示,6 月以來已有七位美國高層或重要人物訪華,9月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同月美國貿易部長戴琪表示“希望在今年內完成對華301關稅的審核”,301關稅的限制也逐漸松動。“中美緩和小周期”啟動在即,將成為Q4后半程左右市場的關鍵變量。

    曹柳龍指出,回顧歷史,18年中期選舉后中美元首會晤,并于18年12月G20峰會宣布“暫停采取新的措施”,中美關系由此進入4個月的“緩和周期”。此次貿易摩擦的暫緩,帶動了出口鏈自18年10月至19年4月的超額收益,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數據顯示,在中美貿易摩擦“暫緩”期間(18年12月-19年4月),海外業務依賴度前10的行業,除環保、商貿零售外均跑贏市場,且超額收益均值明顯高于其他行業均值。

    曹柳龍表示,根據23Q2的業績及22Q3加征關稅金額,高海外業務依賴度+高關稅的細分二級行業集中于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白色家電等。

    半導體方面,財信證券何晨在10月30日的研報中表示,DRAM、NAND等各類存儲芯片產品價格近期止跌企穩跡象明顯,建議關注存儲周期反轉,關注國內領先的存儲模組廠商江波龍;9月半導體設備進口額創新高,建議關注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以及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等。

    汽車零部件方面,民生證券邵將等人在10月29日的研報中表示,自動駕駛相關政策有望加速落地,疊加近期具備NOA功能的新車密集落地催化自動駕駛熱度,堅定看多具備電動智能化屬性的汽車零部件板塊,建議重點關注智能化+熱管理+輕量化核心賽道。

    白色家電方面,中國銀河證券楊策在10月20日的研報中表示,出口方面,經銷商積極備貨“黑五”和圣誕節等消費需求復蘇場景,去庫存趨勢放緩疊加海外運費持續回落和人民幣貶值帶動出口增長,白色家電企業出口穩中向好發展形勢或將延續,建議關注美的集團、海信家電。

    03

    外資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據經濟日報報道,2023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公布后,多家外資機構近日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認可中國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綜合來看,外資機構預期邊際好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下半年以來中國宏觀政策不斷加力提效,二是近期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三是當前A股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水平。

    德意志銀行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表示,隨著逆周期調節作用不斷顯現,中國經濟正逐步企穩,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將逐漸反彈,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有望達5%。

    瑞士百達亦持有類似觀點。“8月下旬以來,政策支持節奏加快、力度加大,中國經濟將在今年余下時間內實現溫和復蘇。”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陳東說。

    不少機構也上調了對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考慮到8月經濟數據好于預期,以及政策支持逐步傳導,包括近期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加速,可能會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活動。此外,花旗銀行也在近期將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上調。

    對于四季度我國資本市場表現,外資機構也普遍看好。比如,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團隊研究報告看好A股的配置價值,以及自主可控、專精特新“小巨人”、新基建、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供應鏈等受政策支持和經濟增長目標拉動作用較大的主題或板塊。

    在債券市場方面,景順董事總經理、亞太區固定收益主管黃嘉誠表示,中國國債對于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在于分散風險,十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從年初至今一直穩定在約2.6%的水平,未來中國國債收益率或短期內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健上行趨勢。與此同時,中國持續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隨著投資者信心的恢復,未來3年至5年間,外資在中國債券市場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原文標題 : 海外風向生變!資本市場狂歡將至?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慧城市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