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電測的重磅重組!
2月2日復牌的中航電測開盤即一字“20cm”漲停,報12.7元,漲停板上封單一度超1000萬手。
這次成飛的上市推進進一步證明了三年國企改革計劃僅是一個開端,軍工國企股權激勵尚處探索階段,從行業層面來看依舊有很多滄海遺珠的投資機會值得挖掘,本文將詳細解析。
01
中國軍工的核心資產正閃亮登場
2021年成飛集團總資產1511.8億元,所有者權益143.52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27.17億元。成飛集團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67.33億元,凈利潤9889.77萬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55.74萬元。
作為航空工業的優質資產,成飛集團主要產品包括我國現役主力三代機殲10和四代星殲20,公司營收、總資產、所有者權益等指標均處于軍工板塊上市公司前列,公司成功上市后有望成為軍工板塊龍頭之一,并帶動軍工板塊整體上市行情的開啟。
自2022年以來,國資委多次指導國企改革,聚焦于央企上市公司各個層面,對國企改革主線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一是確立央企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軍工龍頭企業或逐步打造軍工龍頭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旗艦和領航企業,預計各領域央企或將重點打造支柱型上市公司,軍工領域龍頭企業或將涌現;
二是加強專業化整合,加強上市公司平臺建設,上市公司平臺化已成為趨勢,上市公司價值得到明確和提升:預計各集團將針對業務集群進行專業化整合,推動優質資源、未上市資產向上市公司匯聚,上市公司或將出現產業平臺化。
三是更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或將推行。
四是建立健全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引入分析師會議、新媒體等新手段,與時俱進;強調以市場化的手段引導上市公司的價值回歸;
當前國企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國企改革將持續發力,加強優質資產對接資本市場,盤活可開發資產,退出低效無效上市平臺,統籌優化上市平臺布局,國企改革已成當前重要投資主線之一。
02
資產注入、股權激勵
將是全年主題
軍工行業是一個長周期板塊,由于每年我國軍費開支的增速都是均勻固定的,因此上市公司唯有通過政策支持、資產注入以及股權激勵的方式來提升自身估值水平。投資者也可從以上三大方向來進行投資決策。
首先股權激勵是軍工國企較為確定的長期利好。因為軍工企業曾經在投資者眼中有著業績透明度差等問題,而股權激勵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市場對公司的業績預期,進而提升估值。
25家軍工上市公司股票在實施股權激勵方案后12個月內上漲了57.14%,漲幅超過50%的企業占33.33%;在實施24個月之后,股價漲幅達到76.47%;在實施36個月之后,93.75%的公司股票上漲,68.75%以上的股票漲幅超過50%。少數股價沒有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非基本面因素。
第二個方向資產注入目前來看即使成飛集團上市,軍工行業還是具有較大的資產證券化空間。舉個例子來看,截至2021年航天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率21.0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率32.59%。
在2022年兩會上,航空工業集團董事長譚瑞松提出了建立軍工央企資產重組平臺的建議,呼吁從行業管理、政策機制等方面著手解決軍工資產市場、能力、資產流動性等問題,讓軍工央企釋放更多存量資產的市場價值,優化資產結構。集團資產證券化或將成為下一步國企改革的重點方向。
總之,在經濟復蘇程度數據還沒落地的背景下,具有確定性兼具業績彈性的軍工板塊還是投資者值得關注的防御型資產。天風證券建議關注相應板塊機遇:
(1)三年國改,改革或加速:關注中航改革龍頭【中航沈飛、中航西飛、中直股份】;
(2)超額景氣度賽道1航發:(航發中游【中航重機、航宇科技、圖南股份、鋼研高納、派克新材】、航發權重【航發動力】、航發上游【西部超導、華秦科技】);
(3)超額景氣度賽道2導彈:(新遠程火箭彈【北方導航、中兵紅箭】、新型號機載導彈TR【國博電子、國光電氣】、新型號航天導彈模組【新雷能、盟升電子】、導彈元器件【振華風光、紫光國微、航天電器、振華科技、鴻遠電子等】;
(4)沈飛鏈:中航沈飛、光威復材;
(5)其他中小市值:電磁裝備-湘電股份、王子新材;電子對抗-佳緣科技;元器件檢測-蘇試試驗/思科瑞;民營數模/模擬國產芯片-臻鐳科技、鋮昌科技。
- End -
原文標題 : 中航電測的重磅重組!

圖片新聞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