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mqf9b"><thead id="mqf9b"></thead></code><code id="mqf9b"></code>

    <code id="mqf9b"></code>

  • <listing id="mqf9b"></listing>
    <listing id="mqf9b"></listing>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市值突破200億,北交所膠原蛋白第一股大揭秘

    2023-11-15 13:44
    氨基觀察
    關注

    自今年7月登陸北交所以來,膠原蛋白企業錦波生物走勢強勁。

    在上市大漲之后,雖然公司股價有過短暫回調,但此后一直高歌猛進,市值一度突破200億元。公司最新市值198億元,而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不過1.91億元。

    這樣“市夢率”般的估值水平,足見市場對于錦波生物的未來足夠樂觀。那么,錦波生物能否滿足市場的期待呢?

    / 01 / 備受關注背后

    從業績來看,錦波生物的確表現亮眼。公司2022年營收為3.9億元,同比增長67%,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大增九成。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17億元,同比翻倍;凈利潤為1.91億元,同比大增178%,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盈利水平。

    高增長的錦波生物,踩中了膠原蛋白的風口。

    過去幾年,在終端的應用里,重組膠原蛋白下游早已全面開花,巨子生物、錦波生物就是在這一股大浪中率先沖出水面的企業。

    可以看到,錦波生物業務全部基于膠原蛋白開展,分為三大板塊,醫療器械、功能性護膚品、原料以及其他。前三季度,三類業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7%、9%、4%。

    醫療器械產品,以A型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為核心成分的植入劑產品(三類醫療器械)及醫用敷料產品(二類醫療器械)。

    其中,植入劑產品為最具價值的產品。根據注冊證信息,錦波生物的薇旖美國內唯一一款獲批的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注射劑,用于面部真皮層填充以矯正額部動力性皺紋,包括眉間紋、額頭紋和魚尾紋。

    作為醫美領域的稀缺產品,自然也成為錦波生物的“殺手锏”,更是帶領公司業績與股價齊飛。

    / 02 / 后勁將會如何

    回看錦波生物的崛起,核心在于其在產業化方面占據先發優勢。

    膠原蛋白分為動物膠原蛋白和重組膠原蛋白。動物來源的膠原蛋白可謂應用歷史悠久。

    1754年,第一個有關制造膠原蛋白的英文專利獲批;19世紀晚期膠原蛋白開始被應用于外科手術中。

    相對來說,動物膠原蛋白提取的過程并不復雜。通過改變外界環境(溫度、鹽濃度、pH),使不同特性的膠原蛋白從動物組織原料中分離出來。

    不過,動物膠原蛋白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因為資源受限、安全性受限、運輸、存儲條件嚴苛等問題導致,動物膠原蛋白在醫療器械層面的使用有所受限。

    到了20世紀,隨著基因重組技術的突破,重組膠原蛋白研究乘風而起。

    與動物源膠原蛋白相比,重組膠原蛋白具有制備過程可控、可承受變性溫度高便于儲存運輸(天然膠原在40度左右度將失去活性,而重組膠原可承受溫度高達72度左右)、以及動物源性風險低的特點。

    當然,重組蛋白技術路線也有難點。與動物膠原蛋白相比,重組膠原蛋白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獲得穩定的三螺旋結構。這一限制,制約了重組膠原蛋白的發展。

    而錦波生物則是國內率先完成突圍的選手,因此能夠占據先機,從而盡享紅利。某種程度上來說,產業方面的競爭強度,決定了錦波生物的好日子能持續多久。

    在招股書里,錦波生物也談到,行業內不同技術路徑均已形成較大規模的企業,公司重組膠原蛋白相關產品面臨市場競爭的風險。

    那么,錦波生物能夠經受得住考驗嗎?

           原文標題 : 市值突破200億,北交所膠原蛋白第一股大揭秘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醫療科技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