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mqf9b"><thead id="mqf9b"></thead></code><code id="mqf9b"></code>

    <code id="mqf9b"></code>

  • <listing id="mqf9b"></listing>
    <listing id="mqf9b"></listing>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明星biotech暴跌20%之后: 質疑、猜忌與撲朔迷離的真相

    2023-11-15 13:41
    氨基觀察
    關注

    “518的記憶還未消散,半年不到的1114再度上演斷頭鍘刀式的暴跌。”

    “投資港股,但凡被管理層傷害過一次,就要徹底遠離。”

    “第一次見識持倉港股的險惡。”

    “胰腺癌本來就難,這種跌法你們說沒人透露數據我堅決不信。”

    “市值超百億,當日最大跌幅30%,沒有內幕,我不相信。”

    內幕、臨床失敗、信披違規,圍繞康寧杰瑞的暴跌,各種質疑與猜忌不斷。

    11月14日開盤后,康寧杰瑞股價閃崩,半小時內資金出逃規模近2億港元,一小時內股價放量暴跌達30%。

    這樣的閃崩讓投資者迅速想起了上一次的閃崩事件。5月18日,因為KN046的臨床數據提前發生了泄露,資金搶跑、康寧杰瑞股價暴跌18%。這一次,是否故技重施?投資者如同驚弓之鳥,恐慌情緒不斷蔓延。

    盡管公司迅速在新聞群中澄清并未泄露數據,中午也針對異常股價波動即使發布公告,表示不知悉任何有關股格近期出現波動的原因。

    但這種無力的回應,在公司的“前科”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所有人都還記得518搶跑的神秘資金,讓市場失望過一次,投資者是留有痛苦記憶的。

    或許也正因此,這一次,康寧杰瑞股價跌幅更大。下午開盤后,股價沒有止跌,投資者依然群情憤然。截至收盤,康寧杰瑞股價收跌22.59%,一日之間公司市值蒸發27億港元。

    對于醫藥行業來說,這起閃崩事件背后真正的關注點,或許已經不在于臨床進展如何,而是投資者們的恐慌釋放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

    當一家藥企的信任接近崩塌,這一后果是極為致命的。

    / 01 / 質疑

    面對康寧杰瑞的閃崩,投資者們率先發出的聲音是質疑。

    有投資者猜測,公司核心管線PD-1/CTLA-4雙抗KN046的胰腺癌適應癥, “揭盲數據失敗,并且又提前泄露給了機構。”

    投資者們的懷疑也并非毫無根據,畢竟康寧杰瑞有過“前科”。今年5月18日下午,開市后,康寧杰瑞股價持續下探。截至14點30分,公司股價跌幅已超10%。但這還只是開始。

    很快,康寧杰瑞股價加速下跌,跌幅一度超20%。截至下午收盤,公司股價收跌18.03%。令人疑惑的是,康寧杰瑞在公開場合并未公布相應消息。

    這也導致大部分市場人士和投資者一臉懵逼:康寧杰瑞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后來看,康寧杰瑞通過開小灶的方式,讓機構先走一步。

    在大跌之前,康寧杰瑞通過閉門電話會議的方式,給參會者透露出的信息是:

    經過獨立委員會建議,KN046肺癌適應癥數據尚不成熟,還需繼續推進臨床,等待下一個分析節點。

    對于數據讀出延遲的原因,康寧杰瑞在電話會議上給出的解釋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根據康寧杰瑞所說,核心原因是對照組的生存期大幅延長,導致公司數據讀出延后。盡管如此,公司還補充表示,這是腫瘤治療近年來進步迅速的結果。

    當然,投資者并不會完全這么認為。在部分投資者看來,延期的背后是數據不佳。這或許也會影響胰腺癌等適應癥的推進,最終影響KN046的上市節奏,甚至未來的預期。

    盡管按照康寧杰瑞的說法,胰腺癌的臨床推進以及未來的上市預期不會發生變化,但市場還是用腳投票,最終導致了股價大跌。

    很顯然,有了前車之鑒,市場很容易就想到,康寧杰瑞又一次“開小灶”。

    畢竟,讓市場失望過一次,資金是留有痛苦記憶的。

    / 02 / 回應

    面對這一次的股價閃崩,康寧杰瑞迅速作出回應。

    股價暴跌之后,康寧杰瑞市場部人士在其新聞群中表示:

    胰腺癌的三期臨床試驗完全沒有出數據,IDMC(獨立數據檢查委員會)也還沒開,股價下跌是純粹的市場交易行為。

    簡單來說,康寧杰瑞否認了臨床試驗的數據的提前泄露。

    在中午收市后,公司也希望通過發布公告的方式進行辟謠。不過,在這份具有法律效應的公告,康寧杰瑞表述相對含蓄:

    其并不知悉任何有關股份價格近期出現波動的原因或任何須作披露以避免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的資料。

    很顯然,對于投資者關心的KN046臨床進展,康寧杰瑞并未在公告中做出正面回應。

    這樣一份模棱兩可的回應,顯然不能讓投資者放寬心。對于公司的質疑,并未消失。公告發布后,康寧杰瑞股價并未止跌,截至收盤,康寧杰瑞收跌22.59%。

    這次的閃崩究竟只是恐慌的市場情緒使然,還是又一起資金搶跑事件,眼下尚不能得出確切結論。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上一次搶跑事件發生后,實際上康寧杰瑞的投資者們已經如同驚弓之鳥,市場稍微有風吹草動,都會引得投資者們慌張不已。

    / 03 / 反思

    康寧杰瑞事件,對于醫藥行業來說,真正的關注點或許已經不在于臨床進展如何,而是在于投資者們的恐慌釋放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

    當一家藥企的信任接近崩塌,這一后果是極為致命的。

    一旦投資者認為自己投入的巨大熱情只是一場結果早已注定的騙局,那種巨大的侮辱感,將會使得投資者成為一個易燃易爆的火藥桶,但凡資本市場中中稍有一點風波,馬上就會變成爆炸性的連鎖反應,給藥企的價值帶來災難性的毀滅。

    而若是想要修復失去的信任,難度并不會比研發一款創新藥容易太多。信任的缺失往往會與負面的導向結合在一起,二者就像是經濟學當中的通貨緊縮與消費降級,糾纏在一起后螺旋下降,想要修復起來,難度極大。

    所以,回到當下來說,比起藥物臨床試驗的成功與否,康寧杰瑞如今更需要證明的可能是,資金搶跑事件不會再度重演,自己可以重新被外界信任。

    正如一些投資者的評論:“對于藥物的臨床失敗我們可以接受,因為這是科學問題;而對于資金的搶跑我們不可以接受,因為這是公司的治理問題。”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持能夠支撐起一家企業,同時,失去支持和信任也會將一家企業拉下深淵。

    康寧杰瑞的兩次股價閃崩,也在提醒著國內藥企,對于一家公司來說,市場的信任,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舍棄的寶貴財富。

           原文標題 : 明星biotech暴跌20%之后: 質疑、猜忌與撲朔迷離的真相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醫療科技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